2008年12月14日

大红灯笼高高挂





七绝和汉宫秋词长咏石榴花
榴花初染火般红,

果实涂丹映碧空。
自古人夸多子贵,

如今徒惹恨无穷。



山石榴
【唐】杜牧
似火山榴映小山,

繁中能薄艳中闲。
一朵佳人玉钗上,

只疑烧却翠云鬟。




榴花
【唐】韩愈
五月榴花照眼明,

枝间时见子初成。
可怜此地无车马,

颠倒青苔落绛英。



山石榴寄元九
【唐】白居易
闲折两枝持在手,

细看不似人间有。
花中此物是西施,

芙蓉芍药皆嫫母。




赵中丞折枝石榴
『元』 马祖常
乘槎使者海西来,
移得珊瑚汉苑栽;
只待绿荫芳树合,

蕊珠如火一时开。

2008年12月7日

zoo in winter


别理我,烦着呢!

不要着急,休息,休息一会儿

趁你们都睡的时候,先让我吃顿独食儿


那么大地方,干嘛非趴我身上睡啊


这不是冰红茶吗?怎么喝完没走三步就倒了,莫非是景阳岗的三碗不过岗?


我这叫冰上芭蕾,够拉风的吧
这冰冻结实了没有,别一脚踩空掉下去,我可得小心点儿

2008年12月6日

虎符-合同的前身



   最早接触虎符这个名词,还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一文,该篇选自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,写的是魏国公子无忌,即信陵君,结交隐士侯嬴,并采纳侯嬴所献之计,让魏王宠妃如姬窃取兵符,解救赵国的原委始末。到底这个用来调兵遣将的兵符是什么样子,最早始于何年代,在自己心中一直是个不解之谜。直到参观了首博举办的《中国记忆-5000年文明瑰宝展》,看到阳陵错金铜虎符之后,这个谜团才终于得以解开。 


  “虎符”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,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,制作材料以铜铸为多。汉应劭《风俗通·祀典·桃梗苇茭画虎》中曾写到:“虎者阳物,百兽之长也,能执搏挫锐,噬食鬼魅。”将兵符制作成虎型,足见古人对虎的形象的崇拜,虎符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。 


  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,虎符均为铜质,分成两半,右半存于朝廷,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。当中央调兵谴将时需要派使者去合符,两半勘合验真,方能出兵。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,从来都是专符专用,一地一符,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,以此防止地方军叛乱的发生。 


  《中国记忆-5000年文明瑰宝展》中展出的这枚虎符,高3.14厘米、长8.9厘米,山东临城出土,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虎作趴伏状,昂首前视,长尾曲翘,四足向前平伸。虎背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“甲兵之符,右在皇帝,左在阳陵”两行十二字,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驻守阳陵将领的兵符。


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阳陵虎符拓片 

      到了唐代,唐高祖为避其祖先李虎的名讳,废止虎符,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,称为“鱼符”。武则天当朝后改为“龟符”,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。”。《朝野佥载》写道:“汉发兵用铜虎符。及唐初,为银兔符,以兔子为符瑞故也。又以鲤鱼为符瑞,遂为铜鱼符以佩之。至伪周,武姓也,玄武,龟也... ”。鱼符也分左右两半,中缝处刻有“合同”两字,分开后,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,合在一起才见完整的“合同”两字,所以又称此符为“合同”。这正是我们现在签约时一式两份、中缝盖章、双方各持一份的“合同”的前身。 


    现存最早的虎符是秦惠文君时期的“杜虎符”,出土于1973年陕西省西安战国秦墓,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。虎符高4.4厘米,长9.5厘米,厚0.7厘米,作昂首疾奔状,尾端卷曲。此符身上刻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:“兵甲之符,又在君,左在杜,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,必会君符,乃敢行之,燔燧之事,虽毋会符,行。” 意思是说50人以上的用兵需要验虎符才可以征调,但遇到烽火燃起的紧急军情,可以不受此限制。 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杜虎符